荀子:“人無禮則不生,事無禮則不成,國無禮則不寧!
禮儀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基礎之一,出自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:“獻醻交錯,禮儀卒度,笑語卒獲。”意為主客敬酒交互錯雜,禮儀完全符合法度,那么一言一笑就都恰當了。對應現代商務接待中,合法的禮儀是一流企業(yè)的重要體現,好的禮儀無時無刻不體現優(yōu)良的企業(yè)文化和完善的制度。
在宿遷聯(lián)合水務公司輪崗學習生產技術模塊后,由人力資源部孫經理主講的《知書更要達“禮”》一課對于進入職場不久的我們受益匪淺。在過往的職業(yè)經歷中,或多或少參與了商務接待,自我學習和體會了一些零散的應該注意的禮儀和技巧,不夠完整也不夠準確。通過近兩個小時的系統(tǒng)學習,從個人著裝妝容、到商務接待流程,包括接站、參觀、會務、宴請和禮送,最后到其中的各種實用技巧,全面地為我們介紹了一般商務接待中大大小小的禮儀,也掃除了我既往經驗中的種種不妥之處,深感抱著一顆“同理心”對待他人,方才可以讓客人順心地開始一段舒服的洽談之旅,雙方也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事務中,“禮”到“事”方成。
止于至善是對“禮”的詮釋,核心則是對別人的尊重。在遵照禮儀和不犯大忌的基礎上,還會有種種情況和突發(fā)事件超出我們所學的范圍,我想多站在他人角度,多一些尊重和理解,多體會別人的體會和感受,適當詢問和恰當應對,可以幫助我們處理更多未知情況。
“心”到“禮”自到,希望在未來的職場接待或重要場合中,將已有知識應用到具體事務中,并培養(yǎng)自己能獨立策劃組織商務接待的能力,體現個人禮儀素養(yǎng),更展示公司良好形象。 |